華菱集團逆境中盈利12.9億元
發布時間:2014-01-23 新聞來源:湖南日報
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華菱集團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819億元,利潤1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億元、37.7億元,扭轉連續虧損5年的局面。是什么讓華菱在逆境中還能盈利呢,下面一覽鋼鐵英才網小編帶大家了解。
2013年是鋼鐵行業經營環境持續惡化的一年。面對嚴峻的困難與挑戰,華菱集團不等不靠,兩眼向內,充分依靠職工群眾,狠抓挖潛增效和減債降負工作,大力推進改革創新與轉型發展,經營狀況較去年明顯改善,扭虧脫困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年鐵、鋼、材分別完成1660萬噸、1751萬噸、172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15%、7.25%、7.25%。
以對標為抓手,全力以赴挖潛創效。華菱將新的挖潛創效目標,分解落實到工序成本、物流費用、人力成本、能源回收利用等11大措施上。全年累計挖潛增效61億元,華菱鋼鐵平均噸材成本降低238元,23項經濟技術指標有18項從原來的排名倒數進入行業中上游水平,部分指標已進入行業的前10名或前5名。
創新集團管控模式,整合集團在采購、物流、資金等方面的規模優勢。通過華菱財務公司集中管理華菱及各子公司的“錢袋子”,統籌資金調配,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資金歸集率由上年的13%提高到了26%。集中大宗物料采購,進口礦采購全年均價比普氏指數低7.6美元/噸,相當于噸鐵成本降低85元,對外銷售礦石近400萬噸,創效2000多萬元;發揮水運優勢,水運物流比例提高到了55%,物流成本比上年減少1.1億元。
華菱集團還確立了“一業為主,相關多元”的"1+5"發展戰略,除鋼鐵主業外,華菱集團還在鋼材深加工、上游原燃材料行業、物流與配送、金融、節能環保與頁巖氣(戰略性新興產業)等5個產業板塊進行布局,以實現產業的錯周期發展。在上游板塊,華菱投資的澳洲FMG已成為年產1.55億噸的世界第四大鐵礦公司,上一財年盈利17.2億美元,2013年1-6月實現利潤超過12億美元;下游板塊,華菱安米汽車板項目正按網絡節點計劃穩步推進,今年6月有望如期投產;湘鋼與勝利油田合資建設的勝利鋼管一期項目已投產,今年將形成60萬噸的焊管能力;衡鋼鋼管產業園去年已形成近40億元規模;物流板塊,湖南欣港國際物流公司去年已獲得批準成立,致力建設成為省內水運物流的龍頭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塊,華菱牽頭組建的頁巖氣開發平臺--華晟能源公司,目前已與殼牌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華菱節能環保公司已經組建,目前正在開展項目。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