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明確2014年-2018年化解產能任務 壓減鋼鐵700萬噸
發布時間:2013-12-30 新聞來源:新華日報
江蘇省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明確江蘇省2014年-2018年的化解目標任務,提出了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4個行業的化解“路線圖”。
今后,對這4個行業的項目管控將越來越嚴格,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新增產能項目。江蘇省將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能耗、節水、環保等準入門檻,以資源環境承載力上限來倒逼落后低端產能退出。化解并非簡單地以行政手段關停一批企業,而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用好‘市場之手’、用巧‘政府之手’,讓江蘇向經濟強省再邁一大步。
化解過剩產能并非抑制發展,江蘇省政府《意見》明確,此輪化解工作的目的是將過剩行業的產能規模調整到合理水平,遏制盲目擴張。因此,將堅持嚴控增量和優化存量相結合,通過技術改造、市場拓展、整合重組,提升現有產業競爭力和企業經營效益。比如鋼鐵行業,產能總體偏大但集中度偏低、企業競爭主要打價格戰的矛盾突出。對此,我省在壓縮700萬噸產能的同時,將推動產業鏈整合,培育3-4家產能超千萬噸的鋼鐵企業集團,使先進產品產值比重提高到50%左右。
江蘇省政府的《意見》既是對國務院《意見》的細化和落地,也傳遞了江蘇省產業政策調整的新動向。空間布局將是產業調整的一大重點。環境、資源能源壓力較大的蘇南地區,要引導水泥企業主動退出水泥行業,其他地區每個縣只保留一家水泥企業。
相比以往的淘汰落后產能,這一次對政府的約束更強。“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與發展階段、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有很大關系,化解過剩產能要創新政府管理。”據介紹,政府將下決心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地方政府要清理廢除在招商引資中采取土地、資源、稅收、電價等損害公平競爭的優惠政策,強化對投資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財政資金對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不予支持,同時堅持銀行獨立審貸,建立產能過剩信息預警機制。
一覽鋼鐵英才網在江蘇的合作伙伴們,產能縮減即將開展,你們準備好了嘛?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