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高爐,鋼鐵產能還能減多少?
發布時間:2013-12-05 新聞來源:西本新干線
對于中國的鋼鐵行業,特別是河北的鋼企而言,化解產能過剩現在真的不再是“說說而已”,伴隨在唐山、邯鄲等地上演的有關鋼企裝備拆除的工作,河北省化解產能過剩很可能迎來一個“拐點”,但是這個“拐點”能否真正到來目前需要隨著事件影響做進一步的觀察和考量。
“高爐拆除”究竟能為臃腫的中國鋼鐵產能“減掉”多少重量目前還很難說。
化解產能過剩是一個系統工程,盡管當前河北省引爆了化解產能的“第一槍”,但一個“拆”字是無法從本質上解決所有問題的。因為這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快刀斬亂麻”就能很快解決掉。
業內專家向一覽鋼鐵英才網記者表示,生產1噸鋼需要17個人,而鋼鐵生產直接從業人員帶動的間接從業人員比例是1∶5。因此鋼鐵企業設備的拆除甚至企業的停產關門就意味著一大批依附于此的人員面臨著再就業安置的問題。因此,在他看來未來化解產能不可能只是單獨依靠行政手段拆除就能解決問題。
如此大規模的鋼廠設備拆除在短期內不會再次出現。未來解決產能過剩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淘汰、兼并重組、市場倒逼下企業直接出局來完成。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倒逼的作用已經開始逐漸顯現出來了。例如本輪被拆除設備的半鋼和興業都是因為自身經營原因停產的,而不是我們經常提到的環保問題無法生產才被拆除掉的,當然這種市場倒逼的效應受市場環境、政府政策的影響比較大,因此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需要一個過程。
除此之外,為了從根本上化解產能過剩,中國的鋼鐵行業必須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長效機制。這需要政府出臺很多配套政策,比如轉型的企業要扶植,貸款要放寬等來推動產能結構的優化。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