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已連漲9周 煤電利益沖突將長期存在
發布時間:2013-12-18 新聞來源:和訊財經
最新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上漲14元至608元/噸,已累計上漲78元,漲幅14.7%,連漲9周。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動力煤價格上漲主要由于國內供給被動收縮和電廠主動補庫存,國際煤價上漲。長期來看,過了需求旺季,其價格回落可能性極大。
動力煤連漲9周 未來或回落
10月份以來,煤價在連跌一年后企穩回升。最新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上漲14元至608元/噸,漲幅較上周收窄4元/噸,其中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掛牌價605~615元/噸,較上期上漲15元,5000大卡570~580元/噸,漲15元。至此,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報已累計上漲78元,漲幅14.7%,連漲9周。
據悉,神華集團發布的最新價格5500大卡及以下煤種均全面上調14元/噸,其中5500大卡煤的市場價格已達643元/噸。同煤集團5500大卡動力煤的市場價格也上漲14元/噸至646元/噸。下半年以來,神華及同煤集團已經超十次提高煤價。據媒體報道,在此帶動下,內蒙某貿易商的報價也在上升,5500大卡蒙煤,FOB秦皇島港630元/噸,5000大卡585元/噸,4500大卡480元/噸。
一方面大秦線檢修后港口庫存下降,下游開始補庫存,提前冬儲存煤需求提升,帶動煤價觸底反彈。另一方面,隨國際煤價回升,大型煤企也在憑借自己在港口市場的影響力順勢拉動價格回升。
“8月份以來社會用電量出現顯著回升,作為觀測經濟的現行指標,顯示國內經濟的回暖復蘇態勢,動力煤作為重要的基礎能源,經濟向好帶動需求回升。加上在10月大秦線檢修結束后,各環節煤炭庫存低位運行,下游用煤企業集中提前開啟冬儲補庫存,前期煤價跌幅較大,煤價開始反彈。” 此次動力煤價格上漲主要由于國內供給被動收縮和電廠主動補庫存,國際煤價上漲。長期來看,過了需求旺季,動力煤回落可能性極大。
煤、電企業利益沖突將會長期存在
從電力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中報來看,過半數公司出現虧損。僅1~7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痣姌I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2012年數據也顯示,受多重利好因素影響,五大發電央企開始贏利,但其火電板塊業務仍虧損81億元。
有火電人士表示,在過去十年,火電企業受到節節高漲的煤價以及越來越嚴格的大氣排放標準的雙重限制,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早已不堪高煤價之負。目前,國內上網電價為0.4407元/千瓦時(含稅),以煤耗340克/千瓦時計算,燃料單位成本已達到0.442元/千瓦時(含稅)。
2013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增長率維持在7%-8%之間將成為新常態,社會用電量增速也相應開始放緩,火電發電量增速下滑。而且國內水電新增裝機規模大幅增加,也對火電發電形成擠出效應。
煤炭英才網專家認為,火電的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火電企業無序競爭、產能過剩,火電企業壟斷僵化、管理粗放,五大發電集團發電企業亂投資還有煤電之間的價格矛盾。“我國煤炭價格實行的是市場定價機制,而電價是由國家控制的,煤、電價格形成計劃電、市場煤“關系。當電煤供應充足、煤價平穩的時候,電、煤價格矛盾會相對緩和,一旦煤價巨幅波動,雙方的利益沖突也會非常明顯,在這種關系下,煤、電的利益沖突會長期存在。”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