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挖空心思”找稀土 欲擺脫對中國依賴
發布時間:2013-06-26 新聞來源:稀土英才網
日本《產經新聞》19日稱,近期日本科學家發現可以利用三文魚的魚白有效提取稀土,使得日本對擴大稀土來源充滿期待。當天又有日本研究小組稱在印度洋首次發現“濃度是中國大陸稀土礦數倍”的海底稀土礦。日本通過積極找礦和發展稀土提取技術,提高資源再利用率,取得一定成效。報道特別強調,利用技術手段是日本稀土資源“確保供應安全”和“擺脫中國依賴”的希望所在。
此前,共同社17日稱,日本廣島大學和愛信精機集團旗下研發公司的科研小組當天宣布,用三文魚的魚白可從礦石中有效分離并提取稀土,較此前利用特殊樹脂提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此前《讀賣新聞》也稱,日本技術人員還利用生物技術,制成可以從工業廢水中提取稀土的“微生物膠囊”。日本《產經新聞》稱,日本的科學家一直在試驗那些“長期被忽略的,可以用于高效分離提取稀土的生物和化學物質”,以上的發現是階段性研究成果,并且存在廣闊的商業化前景。
《日本經濟新聞》稱,稀土提取技術是日本提高資源再利用效率的關鍵,目前不少經營資源回收的日本公司都在用新技術,將本國以及從國外進口的廢舊電子設備元件、金屬和玻璃再次回爐熔煉,或采取其他工藝提取各種稀土元素。本田今年正式實現利用電解技術,從混合動力汽車的廢舊鎳氫電池中提取稀土原料,從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汽車燃料電池的循環利用。
除了通過稀土再循環進行“節流”之外,日本科技人員還將目光盯向海洋,試圖找到稀土的“新礦”。19日,東京大學教授加藤泰浩的研究小組宣布,在印尼雅加達向西1000公里的海域,深度約為5600米的海底泥土中發現豐富稀土。這是日本首次在太平洋以外的海域發現海底稀土。研究人員稱,這些稀土開采較為困難,但元素濃度方面“是太平洋和中國大陸的稀土礦的數倍”!度毡窘洕侣劇贩Q,今年4月正式出臺的新的日本《海洋基本政策》確定要在3年內系統調查日本本土和海域中的稀土儲量,如果該發現能夠證明稀土在海域中的“普遍存在”,對于海洋大國日本來說可謂是福音。
據了解,中國稀土儲量豐富,從礦中提取,要經歷選礦、洗礦、提煉等過程,豐度較高,比較容易獲取稀土。但日本缺乏稀土礦,對一些特別需要又很少的稀土,采取從含有稀土的制成品中提取。稀土被稱為工業味精,尤其在高科技領域,只需要一點點,便可使性能有很大改善。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