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噸減產 河北民營鋼企將成減產主角
發布時間:2013-10-18 新聞來源:證券日報
日前,國務院出臺了《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指導意見》,稱將有效地推進和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鋼鐵業作為其產能過剩的大戶,需在未來5年壓縮8000萬噸的總產能。
對于減產的分析:如果分解任務的話,河北省之前就給自己設置了到2017年削減6000萬噸產能的目標,到2020年還要再減2000萬噸。也就是說,光河北就要減6000萬噸-8000萬噸產能。所以從地方政府自己提出的目標來看,應該沒有問題。“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但他也說到非常現實的問題:“壓縮8000萬噸的產能,就有2000多億元的資產處置和一、二十萬人的就業問題,還有產值和稅收的損失。這些都不容回避的,非常棘手”。
河北省作為我國第一產鋼大省,河北省粗鋼產量已連續12年位居全國之首。目前,該省的粗鋼產量為1.8億噸,產能和產量均超過全國總量的1/4。
一覽鋼鐵英才網作為鋼鐵招聘行業全國領軍網站,其所在地區鋼廠招聘信息也是以河北居多,而如此大的產能削減,鋼鐵行業流失的人才又將何去何從?
在看過《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指導意見》后,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春表示,目前國務院出臺的還僅僅是指導意見,操作性如何還要看下一階段各部委以及各省各地出臺的細則。在他看來,大規模的產能削減,必然面臨著包括資產處置、原鋼企員工就業、地方產值和稅收損失等一系列棘手的后續問題。要想真正實現減產,那些以鋼鐵為主業的地區必須要考慮產業的轉型,“必須要有新的替代產業的發展,有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解決鋼鐵產能的轉移。但這落實起來確實很難”。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