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亞太煤炭市場整體分析
發布時間:2014-01-17 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供需分析
2014年全球經濟在2013年經過拐點之年后進入復蘇之年,經濟趨勢性回暖將延續,但回暖速度有限,導致亞太市場煤炭的總體需求增長幅度有限。
從以往數據來看,亞太地區最大的需求增長點,一是中國、二是印度。而2014年我國經濟已進入轉型升級、中高速發展的“第二季”,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年經濟增速預計為7.5%左右,增速放緩導致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同時中國煤炭總體供大于求,進口煤需持續保持價格競爭力才可能保持市場份額,故煤炭進口的增速將進一步放慢。印度2013年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隨著美國QE退出,國際資金回流美國,印度將面臨資金趨緊的壓迫,經濟下行壓力將加大。所以整體亞太市場煤炭需求增長有限。
而2014年亞太地區的煤炭供應仍將呈現增長態勢,印尼大部分生產商2014年均有增產計劃。澳洲一方面仍有新礦陸續投產,另一方面礦港的運輸協議鎖定使得煤炭產量彈性很小,減產損失大于降價損失,澳大利亞2014年煤炭出口仍將維持增長。俄羅斯、蒙古對亞太煤炭市場的出口也日益增多。隨著美元走強,印尼盾、澳元的匯率大幅下滑,導致其盈利空間進一步增厚,所以2014年的亞太市場仍將呈現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價格分析
1.煤炭生產成本分析
印尼煤炭生產成本:根據年報資料分析,印尼最大的動力煤生產商Bumi 2012年煤炭生產的平均成本為46.6美元/噸水平。據測算,2012年印尼全國的煤炭平均生產成本約在50-55美元/噸水平。2013年印尼CPI漲幅8-9%左右,印尼盾兌美元貶值15%左右,預計2013年印尼煤炭平均生產成本仍維持在50-55美元/噸水平。印尼出產煤炭50%為5000大卡熱值以下,按目前5500大卡67美元/噸、5000大卡60美元/噸、3800大卡38美元/噸加權計算,整體FOB加權報價水平在58美元/噸水平,較生產成本仍有10%以上的毛利率。
同時,印尼大中型煤炭供貨商積極降低生產成本,最為核心的就是降低采剝比。采剝比是露天煤礦最為重要的經濟因素,而印尼絕大多數煤礦皆為露天開采方式。今年1-9月,阿達羅能源(Adaro Energy)成功將采剝比由去年的7.52縮減為今年的5.77;Berau公司將采剝比由去年的10.3縮減為今年的8.8;Kideco公司采剝比由6.7壓低至6.5;Harum能源采剝比更是由去年的10.3大幅縮減至6.7。采剝比的大幅下降加之產能的進一步擴張,規模效益進一步釋放,使得印尼煤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加上印尼盾持續貶值的因素,2014年預計平均煤炭生產成本將低于45美元/噸。
澳大利亞煤炭生產成本:根據各大主流投行、供應商、中間商的估算綜合分析,澳煤的生產成本大約在80美元/噸左右。澳大利亞出產焦煤及動力煤大致各50%,動力煤中入洗后6000大卡的與不入洗5500大卡的數量也大致相等,按2013年主焦煤價格150美元/噸、6000大卡動力煤85美元/噸、5500大卡動力煤65美元/噸扣除入洗成本(按3美元/噸估算)加權平均計算,整體加權報價水平在110美元/噸水平,較生產成本有30%以上的毛利率。
2. 從上述成本分析可以看出,印尼、澳大利亞目前的出口價格較其成本尚有較大差距,2014年隨著美元指數進一步走強,其競爭力將進一步加強。從而使得亞太國際煤炭價格目前受中國國內煤價影響非常大,基本跟隨國內煤價,維持經濟競爭力。
3. 短期的價格影響因素:目前影響國際煤價的短期因素一是日澳的年度長協價格談判,二是發改委《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如實施將造成重大影響。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